世界就是这样,无论是外境还是内心,只要我们不去观察,它们就会存在;一旦用心去观察,就会一无所获。这是物质世界原本具有的自然规律,是它的本质,不是佛祖冥思苦想杜撰出来,让我们去观想的。如果这仅仅是规定,那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去接受它。如果接受,就是生搬硬套,就是教条。而真理是有根有据、经得起考验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
为何证悟空性就能更好地利益众生呢?因为,如果不证悟空性,就始终有我执,若是这样,即使我如何努力地,无自私、无条件地付出,自重他轻的念头还是不能彻底放下,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存在。那么,它必然会阻碍我无自私、无条件地奉献,所以我要把它推翻。推翻了它,我执就不复存在,它就再也无法控制我去谋求自利,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益众生,到那时,我唯一的工作就是度化众生。所以,大乘菩萨不是为自己得解脱而证悟空性,而是为了能更好地利益众生而证悟空性。明确证悟空性的目的,是很重要的。
要想证悟空性,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,要知道万法都是心的现象,而心本身又是空性的。关于这个见解也分很多层次,最顶峰的是大圆满的见解,将一切世俗、名言的东西抉择为心的幻觉,心的本性又是光明清净,这就是密乘或者第三转法轮的见解,这个见解极为重要。
何为四谛?就是苦、集、道、灭。为何不是五谛或三谛呢?因为一切所知,或所有存在的东西可以分为两种:涅槃和轮回,在这之间没有第三种存在可言。轮回有它的因果,涅槃也有因果,两对因果加起来就是四谛,佛教的四谛就是以因果来解释轮涅。
有些人认为,鱼市场的生命多如恒河沙,我们买的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,仅仅其中用于宰杀的泥鳅也是买不完的,这样的放生究竟有多大意义呢?所以就很失望。想解救所有的生命,不要说我们,即使佛也无能为力。佛也只能度化有缘的众生,面对无缘的众生,佛也无可奈何。放生也是这样,即使你富如帝释天,也买不完所有的生命。因为众生是无边无际的,佛度化众生也有鞭长莫及的时候,我们就更不用说了。所以,只有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众生。
在密宗,特别是《时轮金刚》的颂词里说,吃肉有很大的过失,许多人吃一个动物的罪过很大,而一个人吃很多生命的罪过更大。现在的火腿肠、午餐肉之类的食品,是很多动物的肉混合制成的。所以,吃这样的肉罪过非常大,有吃掉很多生命的罪过。密宗里也讲到,凡是修大乘法的人,所有的肉都不能吃。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,有些病人被医生或有神通的人判定只能活一个月到两三个月,结果病人通过行善,如放生或修长寿法,在两三个月后,依然活着并且活得很好,当医生再检查时,发现病灶消失了,这种情况无论在藏地或汉地,甚至全世界都有发生,这既不是传说也不是神话,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,由此可以证明:因果是存在的。
佛经中讲,修行人可分为上、中、下三个层次。上等修行人一天比一天好,每天都会有收获;中等修行人进步虽然略逊一筹,但每个月都会有新的突破;下等修行人至少也是一年比一年好,一年比一年有进步。我们回过头来反躬自问,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修行人呢?今年能否比去年有所进步呢?如果连这点都不能做到,我们就不属于上、中、下三种层次之列,但除此之外,又没有第四种修行人。这就只能证明,虽然我们自诩为修行人,却根本不配修行人的称号。
宏观无常的修法很简单,就是《普贤上师言教》中讲过的人生无常、死亡无常等等。有些时候观察外境,有些时候观察众生,有些时候观察高僧大德,有些时候观察春、夏、秋、冬等季节的变化,从各种各样的对境方方面面去思维无常。修这些无常不需要逻辑,平时我们都能看得见这些无常,但是,凡夫往往只是在看到了一些非常意外的无常的时候,心里才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觉,比如恐惧等等,过了一段时间以后,因为不修行,就不会再有什么感觉了。我们一生中看到了太多太多的无常,大家都麻木了,没什么感觉了。不修行的话就会这样,所以我们就要去修行、去体会,大家要重视这些观察方法,这样就很容易深深地感受到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,靠不住的。
我们应该适当地控制欲望,否则就会导致很多的痛苦。尤其是对人的贪心所导致的痛苦,就更具伤害性。比如,夫妻双方中的一个人出轨了,但另外一个人却舍不得,放不下,就会导致精神上受到极大痛苦和打击。轻微的,是当事人罹患抑郁症,生不如死,严重的甚至有可能走上绝路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更需要控制欲望,既然对方已经不喜欢自己了,再痛苦都无法挽回,只能伤害自己,又何必苦苦纠结呢?所以,释迦牟尼佛早在2500年前就说过,破坏别人的家庭,是非常严重的罪业,叫邪淫,被列在十不善当中。在2500年前,这种问题还没有这么突出和严重,但现在的确是非常严重且普遍的社会问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