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出离心和菩提心修起来后,下一步就要修空性。宗喀巴大师的《三主要道》所讲的三个主要内容,前两个便是出离心和菩提心,第三个不是别的,就是空性。出离心和菩提心,我们总有一天会修好,这是肯定的,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此后,凡是想解脱的人,必须证悟空性;否则,即使出离心、菩提心发得再好,也无法解脱。
一个大乘修行人必须过三关:出离心、菩提心和最后一关—证悟空性。所以,证悟空性非常重要。
战争使世人受尽煎熬,战争的残酷使历经劫难的人们恐慌、畏惧,最终也埋葬了挑起战火的野心家们。有鉴于此,向往和平的愿望、呼唤和平的声音,如今充满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
但令人痛惜的是,仿佛需要和平的只有人类自己,而曾经有过的一些维护其他生命、和平共存的呼声,却显得那么微弱,只是在大多数人的不经意间一掠而过,仅能起到微不足道的作用。所以,对其他生命而言,随时都可能要面临比一、二次世界大战更加悲惨的遭遇。
年轻人也不例外。虽然他们整日逍遥自在、纵情欢乐,但如果能静下来思维,人是为什么而活?以后会怎样?以前又是如何?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,他们就能深切地意识到,生命的源头和尽头都是很模糊的,思维视线所能触及的,只是眼前短暂的时光。许多人无法直视这个令人惶恐的结论,就只有掩耳盗铃地将这个问题弃置一旁,视而不见。
物质生活就像麻药,只能暂时将我们麻醉,但生老病死却是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现实。如果现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,以后等待我们的会是怎样的处境就很难说了。这不是夸大其词的威胁,而是不可回避的事实。
六道轮回可分为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三个层次,长寿天是色界的一部分。往生到那里的众生,只有在刚刚投生的时候有思维,但在投生以后就没有了思维。他们的心非常平静,不会有粗大的烦恼,同时也不会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等。他们可以保持这种状态很长时间,命终之时会对佛产生邪见,必定要随着以前的业力堕落恶趣。所以,那里的众生也没有修行的概念。如果我们这一世投生到长寿天,虽然不是恶趣,但同样也无法修行。
修加行对证悟空性有什么作用呢?皈依使我们进入佛门,发心使我们踏入大乘菩提道。然后,在皈依和发心的基础上,再修金刚萨埵——我们在无始以来流转轮回的过程中,造作了很多杀生、偷盗等等的恶业,如果不清净这些罪业,就没有办法证悟无我,所以要修金刚萨埵的修法。修好了金刚萨埵的修法,方可清净这些罪业。仅仅如此还不够,还要圆满资粮,因为没有资粮仍不能解脱。譬如,一个人要乘飞机,就要买机票,买机票也要有钱。同样的,要得到解脱,就需要圆满资粮,因此要修曼荼罗。在这些条件圆满具足以后,若要依密法证悟空性,则金刚上师的加持也很重要,所以要修上师瑜伽的修法。这样不多不少,正好是五个加行。
就像破坏了花的种子,它就永远无法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一样,推翻我执以后,轮回的种子、轮回的根源就遭到了毁坏,轮回也就无从安立了。所以,如果不愿意轮回,就一定要破坏我执,否则就没有办法解脱。
我们必须知道,对任何一个世间的有漏法,无论钱财、名声、地位还是人,只要有执著,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。执著越大,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越大,甚至痛苦已经超越这个东西原本给我们带来的幸福,这是肯定的。要断除世间所有的痛苦,首先就要断除执著。
众所周知,世间团体的某个人犯了错误,其他人也只能指责这个人是败类,或者要求团体内部予以处分,但谁也不能将某个具体的人所犯的错误强加给整个团体。
佛教团体也是一样。确定是否为佛教的问题,就需要去翻阅佛教的经典,如果佛经中有让人去做坏事的说法,就是佛教的问题,而不是个人的问题,如果有人按照佛陀的指令去做了错事,就应当归咎于佛教;但是,如果有人胆敢超越戒规界线,违背佛陀言教,那就是他个人的问题。大家应当将这两点划分清楚。如果能将此二者分清,就不可能对整个佛教产生误会。
当我们生病的时候,还要思维,如果我们不希求解脱,则在未来的生生世世当中,还会出现很多这样的痛苦。以前我没有想过,也不知道这些道理,现在通过佛的教诲知道了这些道理以后,就一定要珍惜每一次机会,把常人畏惧、回避、讨厌的病痛转为道用。
虽然这次生病对我而言是很大的痛苦,但观待地狱众生以及畜生的痛苦,或者是人间很强大的痛苦而言,实在是微不足道的。如果我现在不修行,以后肯定还要面对很多类似的痛苦。假如今天我连这么一点儿小病的痛苦都不能接受,一旦我堕入地狱、旁生、饿鬼道,又将如何去面对这些痛苦呢?所以,我这次一定要为彻底脱离病痛而努力。
我们现在虽然压力很大,但获得了暇满人身,还是比较幸福、比较自由的时候,如果这个时候不修行,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,是任何人都说不清楚的。尽管大家都在说“明天更美好”,但谁敢打包票明天就一定来临?意想不到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降临,把握住当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