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般若是证悟实相般若的方法与工具,就像渡河的船舶,虽然过河之后就不再需要它,也不可能将其带走,而只有弃舟前行,但在到达彼岸之前,过河的人却必须依赖于船舶。同样,文字般若的作用,是让我们如实了知实相般若,在了解、证悟实相般若之后,就不再需要文字般若了,因为那时我们已经吸收了文字般若当中的真正含义。
显宗的很多经典里也讲过,西方极乐世界一地以上的菩萨,如果愿意,七天之内便可以成佛;如果不愿意那么快成就佛果,而希望以菩萨的身份去度化众生,也可以在几百、几千甚至几亿个大劫当中都不成佛。这里所说的七天,是人间的时间。
这样看来,如果一个人专心专意地念佛,几十年后死亡并立即往生极乐世界,就算加上在极乐世界的七天,也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便成佛了。虽然这不是即生成佛(从这个角度来讲,密宗的修法还是要快些),但往生极乐世界后可以如此快速地成就,则是不是即生也无太大差别了。因此阿弥陀佛的修法也能很快成就。
不管格鲁派怎么样强调空性,也不管觉囊派怎么样强调光明,最终心的本性既是光明,又是空性。光明即是空性,空性即是光明,这就是最后的结论。虽然我们需要这样的结论,但强调其中的一个部分也是有原因的。因为众生需要这样的次第引导,最后才能达到目标。倘若不讲空性,一开始就修光明,大家就会误认为光明是实有的。在没有证悟空性的时候,就要强调空性。让大家知道,轮回与涅槃都是一无所有的空性,从而对空性生起坚定不移的见解。然后再去了解心的本性光明。因为之前已经有了中观空性的见解,所以无论怎样,都不会像唯识宗一样,认为心的本性是实有的,而会了解到,虽然一切都是空性,但在空的基础上,又多了一个光明的成分,以前自己所看到的不清净现象是不存在的。在它的背后,还有一个清净的现象,这个清净的现象永远都是存在的,同时也离不开空性,与空性无二无别,这就是显空无别。如果根本不提光明,只讲空性,大家又会觉得,一切都是不存在的,包括佛的智慧、清净的现象与如来藏也不存在的。那又是另一个极端了,所以我们要远离常、断两个极端。在不同的修行阶段,而有所侧重地强调,是佛陀引导众生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思路。
在每天的二十四小时里,我们的所见、所闻、所触、所感无不在轮回范围之内。明知这是轮回,现在却无法断除,那该怎么办?简单地讲,首先要找出轮回的根源,再设法断除它。若能这样,轮回也就很难继续了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无畏布施范围比较广,不仅仅是放生。大乘修行人如果有能力做无畏布施,应该毫不犹豫、尽己所能。
首先,如果无畏布施对自己和其他众生没有造成伤害,即使自己能力很小,仍然要尽力去做可怜众生的怙主。
其次,如果做无畏布施,自己会受到伤害,虽然原则上可以选择不做,但也要观察利害轻重:虽然自己有能力做无畏布施,但对众生没有太大的利益,而对自己却有很大伤害,也可以不做;如果对众生有很大利益,即使自己受到一些伤害,也一定要做;如果自己的伤害和众生的利益轻重同等,大乘修行人还是要义不容辞地去做。
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,轮回里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痛苦的,如果现在不修行,轮回也不可能自动停止。做人时,若能依因果取舍,行善断恶,便足以把握自己的归宿;若不这样做,就没有能力选择未来的前程。如果做了旁生或地狱众生,那时连取舍的概念都没有,就更可怕了。那么,现在若有一个办法可使我们从轮回里得到解脱,为什么不去做呢?应该做!如果这时你还对轮回有很大的兴趣,就需要重新以智慧的眼光,再去了解轮回的真相。
现在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罪行,在末法时期魔障危害极其猖獗的时候,所有人都会造作各种各样的罪业,其中杀生的罪业更是不可思议。如今的喇荣佛学院,拥有着在智慧、持戒、利他事业以及成就等各方面都无比圆满的堪布和活佛,这并不是我的浮夸之谈,他们在利益众生的时候,主要就是动员大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及断除杀生的罪业。
我们每个人以前都认为,在眼睛没有毛病的情况下,所见到的东西不会有错,一直非常信任自己的感官。但是,在通过量子力学得知微观世界并不是这样的以后,就会思维:为什么我的常识与科学的结论是矛盾的呢?原来是因为我的眼、耳、鼻、舌有问题。我所感知到的,只是我自己的世界,只有在我的世界当中,它们才会起作用。眼、耳、鼻、舌所感受的,并不是真理。那个时候,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结论,不但是怀疑,而且也可以进一步知道这些都是错误的。从此以后,我们的自尊心就开始降低,而不会墨守成规,执意固守以往的经验了。
即使我们的眼睛看见了,我们的耳朵听到了,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,因为无论是眼睛还是耳朵,都不能认知事实的真相。声波也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东西。比如说,当我们听到“眼睛”这两个字的发音的时候,不管怎么样,我们也听不出其中的生生灭灭,我们听到的,就是一个连续的声音“眼——睛——”。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连续的声音,只有一刹那、一刹那衔接而成的声音片断。
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:假如在黑暗中用燃烧的蜡烛在空中画一个圈,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明亮的火圈。但实际上哪有什么圆圈呢?圆圈根本不存在。只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无法捕捉蜡烛移动的每一个瞬间和步骤,所以就错把蜡烛前后运动的所有方位,都看成同时、连贯而不可分的一体了。
同样,发出“声音”这两个字所延续的时间,也可以分成很多个千分之一秒或万分之一秒,这两个字的声音是一刹那一刹那地逐渐发出的,而不是不可分割的一体,但我们的耳朵却无法分辨出这种原本断断续续的声音片断。
我们一般都认为,这朵花昨天在这里,今天在这里,即使移到别的地方,它也仍然存在;而不会去想,它不是一朵花,在分解以后,它就变成了分子、原子等一系列的粒子。这种执著就叫做“法我执”。这种法我执所执著的对境,就是这朵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