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万法,包括佛的化身在内,都是内心的显现,都属于世俗谛,随时都会变化,是无常、如幻如梦、千变万化的东西。唯一可靠的,就是从佛到普通众生之间所有众生的心的本性:如来藏空性。除此之外的其余诸法,都是业的显现。恶的业力显现出地狱、旁生等等;善的业力显现出天人、菩萨、净土、刹土等等。
使我们流转轮回的,不是上帝等别的东西,谁也不能将我们束缚在轮回之中。比如说,即使把一个人关押在戒备森严的监狱里,也只能关住他的肉体,不能控制他的思想、操纵他的心灵,更不能主宰他来世的解脱或去向。无论他来世去往天堂、地狱还是极乐世界,都管不着。任何一个监狱、任何一种法律都是如此。
但有一个非常可怕的东西,就是我们自己的执著。它不但影响了这一生,而且还破坏了我们生生世世的幸福。正是这个潜伏得极其隐蔽的恶魔,将我们紧紧地约束在轮回之中。既然这个贪执恶魔如此十恶不赦,所以,我们这些因贪执世间而遭受束缚的众生,应当将寻求出离作为首要之举。
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生活,但又似乎都在经历不幸。今天,越来越多的人发现,即使拥有更多的物质与金钱,并不能保证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幸福。这些道理在佛经里讲得非常清楚,但西方的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现在才发现。
本来“空”是无一物的境界,但也有真假之分。通过《中论》或人无我、法无我等中观逻辑来推理、抉择出的“空”,实际上还不是真空,因为在我们心里建立起来的“空”和“不空”、“清净”和“不清净”、“光明”和“不光明”等所有对立的概念,都是相对的。因为有了“空”,才有了“不空”。因为存在“不空”、“实体”,才存在“空”和“虚幻”。如果没有“不空”和“实体”,“空”和“虚幻”也不存在,所以,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,“空”和“不空”都不存在。
但在初步了解或初步修行的时候,我们首先只能破“不空”和“实有”,暂时把“空”、“虚幻”之类的概念保留下来。但最终必须明白,空与不空、光明和不光明,都是内心的错误妄念,其中只有相对的准确,没有绝对的准确。
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,因为密宗的修法十分具体、实在,所以就能在短时间内拥有强大的力量,从而将不清净的外境转化为清净,但是,如果我们心里对清净和不清净有执著的话,那就没有什么用处。比如说,如果我们认为,佛像是庄严清净的,垃圾是肮脏零乱的,那么,从执著的角度而言,对垃圾的执著和对佛像的执著都是一样的,没有什么区别。无论清净还是不清净的执著,都是需要抛弃的,那个时候,就需要证悟空性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密宗就推广了一种更好的空性,这种空性与显宗空性既不矛盾,又有自己的特殊含义。正因为密宗在两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,所以密宗修法才会独领风骚。
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呢?就是要调整自己的心,为此必须要放弃两个东西。第一是对世间的贪恋,也就是留恋轮回,生生世世想做人、做天人的企图。为什么要放下呢?如果不放下,我们以后所有的修行都将变成世间法,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,所以一定要放下。
我们往往自认为正在修菩提心,甚至有人还自以为已经有了菩提心。那不妨自我检视一下:自己是为了谁在修行?最贪爱、最在乎的是自利还是利他?但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不容乐观的。
要改变这一现状,不妨从低处着手:虽然不能在每一个生活细节问题上,都只考虑众生,但大的方向,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。把自己的生命目标,定为诚心实意地为了一切众生而求解脱,这样,就有了最低限度的菩提心。
当年莲花生大师给弟子们灌顶、传法之后,就把各种灌顶、修法、仪轨的传承,交付给不同的人,并特别嘱咐不同的护法神保护这些伏藏。莲花生大师也同时授记:未来什么时候需要这些伏藏法,什么时候就能取出来。正是依靠这种殊胜因缘,才使藏密不会断绝。只要有一位标准的伏藏大师,就可以从他的心田里取出伏藏。在取出的伏藏中,灌顶、修法、仪轨的传承应有尽有,而且传承非常清净。这是莲花生大师特有的、非常伟大的弘扬密法、续佛慧命的窍诀。依靠这种窍诀,藏密永远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毁灭。除非众生的福报穷尽了,那只有另当别论。
显宗和密宗的差别在什么时候就可以消失呢?如果学显宗的人,证悟了显宗的第一地,实际上也就证悟了密宗。因为在第一地之后,显密是毫无分别、一味一体的。所谓密宗的特点,只存在于资粮道和加行道,也即没有登地之前。
我见到过一些皈依多年的居士,漫长的时间已经过去了,但他们还没有修完最基础的法。这种情况很糟糕,很令人失望。原因何在?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动力,所以在修行上才会蜗行牛步,甚至打退堂鼓。
法王如意宝在学院传讲大圆满法时,要求必须提前完成五加行,否则就不允许听课。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之下,许多人的加行就能够如期完成。当然,如果只是完成了一个数量,内心却没有相应的发心和动力,则所有的修行也只不过是形式而已,内心不会有什么真实的收获。所以,以清净的发心摄持,而进行系统的修行是至关重要的。